比起石之瑜的文章
我有時候更喜歡黃創夏的
他的部落格我也一直都有看(每天吃宵夜的時候)
*****
為陳冲敢嗆馬喝采
在那個威權獨裁的年代裡,誰敢在蔣介石的面前大剌剌地坐著?
答案是胡適這樣的一代宗師。
這是當年王昭明在行政院時講過的故事,在蔣介石的時代裡,所有的黨政高層在蔣介石面前,除了副總統陳誠外,都沒有座位。但別看蔣介石是個丘八出身,他反而知道要敬重專業。看到胡適等大宗師,也許蔣介石根本聽不懂,也不想聽胡適在講述或勸諫的話。
但公開場合上,蔣介石一定會請胡適就座,演,也要演出「禮賢下士」這齣戲。
蔣經國時代呢?
一樣是威權霸道的絕對權力,但是,蔣經國可以容忍趙耀東和他硬碰硬,財經大政完全授權交付給孫運璿、李國鼎與俞國華。
副總統蕭萬長還記得,當退出聯合國之後,台灣斷交一百多個國家。當時,台灣正要啟動加工出口區,外銷商品的標記,讓當時所有的財經官員傷透了腦筋,當時,蕭萬長也還僅是國貿局副局長。
因為,那段時間也正是所謂「深藍」的黃金時期,黨政在王昇主控的「三合一敵人」威嚇下,還有檢調司法當政治打手的風潮下,誰給捋虎鬚?
但是,在當時的生死存亡關頭下,台灣的外銷商品只要打上「Made in R.O.C」就出不了口,台灣要餓死。
經貿官員由國貿局長汪彝定帶著蕭萬長一干人向孫運璿請示,孫運璿跑去找蔣經國,蔣經國只問孫運璿:「這是財經單位研究過的答案嗎?」孫運璿說「是的」,蔣經國就說:「專業的事情就專業的幹,政治問題不要擔心,我負責。」
蔣經國勒令王昇等鷹犬閉嘴。台灣啟動外貿拓展,「Made in Taiwan」創造了台灣經濟奇蹟。
從此之後,每況愈下!
李登輝處處師心自用,自認是專家,連接見十大傑出女青年,看到當時的某得獎女主播正懷孕,都可以大談安胎經一個半小時;接見比爾‧蓋茲,李登輝用了80%時間大談電腦經,比爾‧蓋茲反而只能當聽眾,聽李登輝指導電腦。
李登輝時代起,專業的尊重,已是過往雲煙。
陳水扁時代,處處私心自用﹝編按,並未寫錯字,真的是在營私﹞,各級官員屈意奉承,扭曲法令,國家根本沒有專業的治理,且看「二次金改」是如何明目張膽地「合法」掏空台灣。
馬英九上任以來呢?表面上「不沾鍋」,當個第二線的宅男。事實上,馬英九每天電話忙到不行,看到一篇文章,就打電話給相關部長「詢問」,聽到一個說法,又打電話給閣揆「提醒」。
馬英九永遠都說他沒有「干預」,只是「提醒」,但是,總統的「提醒」是萬斤重擔啊!有哪幾個部長有足夠的脊樑與骨氣,敢挺起身來去承受?
比較起李登輝與陳水扁,馬英九是想干預又不敢承認,想指揮又不想負責,託辭「提醒」。表面尊重專業,實質踐踏專業,而且,一概不承認、不承擔。
在這種情況下,專業哪能出頭?連買個火車票,馬英九都已「不成體統」為自己討好賣乖了,當起「喬票中心」了。
誰願意在這樣的「只經營自己的光芒,忽視部屬專業與尊嚴」的主子下認真幹活?
且看「十號公報」也正是如此,這本是2008年1月就要施行的財務透明化措施,在政治壓力下延了一年,經過再調查與再宣布,要在2009年1月施行。
這是一個早就預定而且宣告天下的政策,馬英九有意見的話就該早講。先前,不表態;現在,在廠商面前,馬英九又要當「聖誕老人」,又要金管會自打耳光。
還好,陳冲挺得住,他講的好,不但沒接到正式的指令,且明說,「就算有指令,也該要有附件的數據與證據」。也就是說馬英九要干預,當然可以,但請用專業說話,不是用政治威權。
這一嗆,陳冲嗆的好。但願能將台灣已經失去20年的「專業尊嚴」給嗆回決策的正軌上。
原文轉錄自http://blog.chinatimes.com/karl6406/